【动物科技学院】厚德博学笃行兴牧 百年传承 初心不变

作者:动物科技学院来源:动物科技学院发布时间:2022-10-14

传承百年办学历史

学院源于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所设农科,是国内最早设立的一个畜牧兽医高等教育单位。1921年在南京高等师范的基础上成立的东南大学正式设立畜牧系,1927年东南大学更名为中央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大学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成立南京农学院,由原南京大学农学院的畜牧兽医系和浙江大学农学院的畜牧兽医系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分设畜牧、兽医两个专业。1983年畜牧兽医系分开,成立畜牧系和兽医系。1994年畜牧系更名为动物科学系,1996年正式成立动物科技学院。汪德章、王栋、许振英、汤逸人等名家大师曾在此任教。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先后获全国高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特色作品奖,教育部第二批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质量创优样板支部,江苏省高校“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

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人才

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文明素养、科学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畜牧创新卓越人才。在百年办学历程中,培养了包括任继周、刘守仁院士等在内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百余名毕业生已成为畜牧行业卓越领军人才;超过60%的毕业生奋战在一线基层,为打造食品安全和健康恬静的美丽幸福中国做出贡献。本科专业设有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均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研究生专业设有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生产学、动物生物工程以及专业学位畜牧。开设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视频公开课1门、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2门。主编17本教材,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次、省级教学成果奖5次。学生先后获得全国农林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动物科学技能大赛团体特等奖、全国农林高校“牛精英挑战赛”特等奖、“创青春”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三等奖等荣誉。

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畜牧学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全国第四轮学科排名B+,在上海软科2017年、2018年“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均位列全国第二。学科坚持走“高水平、有特色”的发展道路,已在家畜消化道微生物、家畜繁殖生物学、肉羊高效养殖三个研究方向上形成优势特色。家畜消化道微生物方向重点围绕消化道微生物组成、功能及与宿主互作开展前沿研究,成果发表在《Microbiome》等高水平刊物上,成果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家畜繁殖生物学方向在卵泡发育与卵子成熟调控机制方面开展前沿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等国际知名刊物上,成果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肉羊高效养殖方向聚焦肉羊种质资源选育与高效繁殖、精细化养殖及饲料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发。

优化完善师资队伍

学院设有动物繁殖科学系、动物遗传育种科学系、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智慧畜牧与环境科学系、水产科学系。拥有11个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教职工131人,其中教授37名、副教授36名,博导38人、硕导77人。现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优秀青年基金(海外)获得者2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青年骨干教师3人,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江苏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2人、岗位专家8人,江苏省特聘教授2人,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 2人、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对象7人、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培养计划2人、教学名师1人、双创博士1

开拓创新科学研究

建有12个国家和部省级实验室:动物科学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动物消化道营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优良畜禽品种选育、农业农村部牛冷冻精液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南京)、农业农村部动物生理生化重点实验室(共建)、农业农村部畜禽资源(猪)评价利用重点实验室(共建)、江苏省动物消化道基因组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江苏省消化道营养与动物健康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动物源食品生产与安全保障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水产动物营养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家畜胚胎工程实验室、江苏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近五年,累计到账科研经费近2亿元,主持部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00余项,在国际优秀期刊发表论文1000余篇,新增50余项专利授权,以第一完成单位获部省级科技奖励6项。

助力畜牧产业提质增效

建有7个产业研究院:“手机买球官网(中国)有限公司-深农智能未来牧场研究院”“手机买球官网(中国)有限公司乾宝湖羊产业研究院”“南农—家惠—美农奶业专家工作站”“南农—圣琪—众联生物饲料产业研究院”“南农大沈阳泰尔兰牧业肉牛产业研究院”“手机买球官网(中国)有限公司海门山羊研究院”“手机买球官网(中国)有限公司现代牧业奶牛产业研究院”。与企业进行优势互补、资源互用的共赢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提升行业影响力。对接“南农麻江10+10”行动计划,培训河坝村两委干部、技术人员近百人次;多次组织师生赴贵州麻江、陕西佳县、广西都安、江苏灌南和涟水等地开展定点扶贫工作。引导学生服务社会,围绕专业特色优势开展支教、见习、科普等社会实践活动,平均每年超过1000人次参与,服务4000余时,多次获得校“志愿服务优秀组织奖”。《畜牧与兽医》是我国畜牧兽医领域创立最早的期刊(1935年创刊)。依托期刊平台,连续举办12届畜牧兽医学术年会暨5届“南农猪业高峰论坛”,推动产业升级,扩大学科社会影响力。

传承凝练学院文化

开足文化育人的“引擎”,编辑出版学院院史,凝练出“厚德博学笃行兴牧”学院院训,汇编《追光》院史学习集;组织师生编排《南京1937》种畜西迁舞台剧,再现中央大学畜牧学师生在抗战时期保护优质种畜资源,经历艰难险阻,成功西迁重庆的故事,激发学生知农爱农、悯农兴农的家国情怀和科学精神。推进实践创新的“引擎”,与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山陵孙中山纪念馆共建24年,累计超过600余名学生在孙中山纪念馆开展志愿服务,先后有6名学生受邀赴澳门参加演讲比赛并取得佳绩,让爱国主义和奉献精神成为青年学子的价值引领。

全方位提升国际交流水平

学院与国际上2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近五年国际引智项目20多项,国外专家报告每年30余场次,主办“世界绵羊大会”“消化道分子微生态国际研讨会”等国际会议。学院现有13人在省级及以上学会担任理事长、副理事长,有17位教授在国内外学术机构兼职或任SCI刊物编委。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发起并建立“一带一路”畜牧科技创新与教育培训国际合作联盟,举办8次国际会议,与“一带一路”沿线7个国家的10所高校签订双边合作协议,举办“一带一路”畜牧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研讨成果被FAO网站报道。培养“一带一路”沿线11个国家60余名外国留学生,为这些国家打造了一批高层次农业人才。利用学科经费坚持实施大学生参加国际英语考试经费资助计划,资助师生出国留学或短期研修、参加国际会议等,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